今天想研究一下,怎麼透過改寫 Prompt 讓 AI 的回答更符合我想要的感覺。
這部分我覺得超重要,因為同一個問題,只要換個提示方式,回答差異就很大。
我先用我昨天做的客服 Bot 當例子。我在 Dify 的 Prompt 區塊 裡改成三個不同版本:
版本 A:中性客服
「你是一位冷靜、有禮貌的客服人員,請以條列方式回答使用者的問題。」
版本 B:親切客服
「你是一位語氣溫柔、願意幫忙的客服,回答要像在安撫使用者一樣自然。」
版本 C:精簡客服
「請用一句話快速回答問題,語氣自然但不要太情緒化。」
然後我問同一題:「如果我收到錯誤商品,該怎麼辦?」
結果:
版本 A:很正式、有架構,但有點太像公司內部文件。
版本 B:語氣柔和很多,還會加「很抱歉造成困擾」這種人性化字句。
版本 C:回答最短,但有時太直接,少了情感。
我學到Prompt 其實就是在「塑造人格」和「設定邏輯」。如果想讓 AI 的回答更自然,要給它「語氣」和「目的」,不能只問問題。想讓回答更有深度,就加「請舉例」、「請解釋原因」這種指令;想要快、短,就加「請用一句話」或「請簡答」。
心得
這次調 Prompt 的過程讓我覺得自己像導演。一句話改一點,AI 的整個個性都變了。我開始理解,好的 AI 不只是模型強,而是「指令寫得好」。接下來我想把這個概念用在我自己的 AI 助理上,讓它的語氣更貼近我自己的風格。